抗戰二十年 (click to play)

2009 Dec.
Nov.

Oct.

Sep.

Aug.

July.

Jun.

May.

Apr.

Mar.
Feb.
Jan.

Archive 2008.
2007.
2006.
2005.

home

whisper >

上山(一)
6 June 2009

博文開著日產Carrier車斗貨車,是我愛搜集的玩具車那種貨色,小小的,車長不出五步寬,在窄路上拐彎像踩單車般自如。

那是陰天,有點濕冷。他邊開車邊解說窗外的風景,時而下車,在崖邊看海他總會走出欄杆以外,有時更躍下幾步,在岩石上找些什麼。又跳上車,又不時停車開門一躍而下,從車斗上提起鐵鏟使勁向路邊的野草處挖,野草整棵連根拔起,說那是怎樣怎樣的草藥,你發現他挖開泥巴的指甲那麼堅厚,手勢熟練到令城市人汗顏。或是,他隨手折斷路旁的野花,遞過來而你只能像個收花的戀人般接過來,深深的吸,好香,那是另一些草藥。又或是,他從掛腰的皮囊拔出小刀,割下一小塊樹皮,說那是製油的椿樹。這些他朝夕共對而且耳熟能詳的細節,他似乎比初次接觸的我更加著迷、興奮。

出發前他說要收我N千圓導遊費因為只帶我一人去,直覺他是可信賴的人,我爽快說好。車子停停歇歇在這裡那裡,看這一點那一點,直至在小路遇見那頭伏在路牌頂頭休息的大鷹--他慢駛了然後停在路牌下關掉引擎,牠見勢色不對便展翅而飛,卻竟是慢動作,仿如台上的藝人,要向觀眾展示某些帶有劇力的細節,台下只有嘩然--他說:「你看見牠的眼嗎?很大很大的眼睛!」此行變得愈來愈引人入勝。

(待續)

人在
2
June 2009

人在東京,記念六四。

六月三日,在文化中心的活動「一般的黑夜一樣的黎明」,請代出席。

轉貼

六四二十年,當日的一切糾結心頭,面對無恥人荒謬話,鮮血與理想變得愈益明淨,詩語歌聲銘刻心窩。與老中青八零後詩人、長期抗爭社運樂者,來一起思念六四,一起渡過憂傷的午夜。

誦詩:也斯、北島、黃碧雲、孟浪、崑南、葉輝、飲江、陳滅、陳建華、陳麗娟、盧勁馳、洛謀、梁璇筠、鄭政恆、雨希、文於天、郭梓祺、徐晞文、洪曉嫻、鄧小樺等

音樂:billy、阿班、陳偉發、潘志雄等

時間:六月三日(週三)晚上八點,一起度過凌晨
地點:文化中心外,自由戰士雕像下

來賓可自由參與,自攜誦詩、即興藝術、行走坐臥,在散漫中共同思念,請帶一朵花來廣場。

不止二十位詩人當晚誦詩,還有社運音樂與文學的crossover也令人期待,包括陳滅(Mit & Friends)的看不見的六四之風流總被雨打和諧去等;阿班為北島詩譜曲;還有潘志雄x鄭政恆……。

籌備倉促,歡迎大家自行加入,自攜誦詩或即興表演都可。當日活動形式散漫,自由出入,請帶一朵花來廣場。

(這個活動的形式是受以往的「異議聲音」及曾德平的六四獻花啟發。)